關稅壁壘
特朗普政府以“對等關稅”為名,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了104%的懲罰性關稅,直接沖擊了全球醫療供應鏈的核心環節。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肝素原料生產國(占據全球50%的產能),其出口占美國肝素原料藥進口量的60%。關稅政策實施后,美國市場肝素原料藥價格大幅上漲,部分品種漲幅超過300%。這種“精準打擊”不僅威脅到美國醫療體系的穩定運行,還暴露了其在關鍵藥品供應鏈上的結構性缺陷?1。
供應鏈依賴壁壘
中國在肝素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源于多重優勢,包括規模化生產、技術壁壘、質量管控能力和成本優勢。中國生豬出欄量占全球52.87%,擁有完整的產業鏈配套和成本優勢,使得肝素生產依賴豬小腸黏膜提取的中國具有顯著的成本優勢。此外,中國企業通過FDA、歐盟CEP認證的肝素原料藥生產線超過30條,能夠滿足全球最嚴格的監管要求。然而,美國的供應鏈高度依賴中國,80%的肝素原料藥依賴進口,且替代能力不足,印度雖能生產原料藥,但68%的原料仍需從中國進口;歐洲企業則專注于高端制劑,原料藥產能有限?。這種結構性依賴使得美國在關稅沖擊下面臨“斷供”風險?。
免責聲明:
本站轉載、編譯或摘編文章原文均來自其它媒體,轉載、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 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,并自負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