船公司:運量萎縮與戰略調整
1. 航線停航與運價下跌
- 中美貿易戰導致跨太平洋貨運需求銳減。2025年4月,遠東至美西航線單周停航量從平均8次激增至16次,包括ONE、ZIM等公司暫停多條航線(如PN4、ZX2快線)。
- 現貨運費持續走低,馬士基等巨頭面臨虧損。2018年貿易戰初期,馬士基市值蒸發三分之一,股價腰斬;2025年類似沖擊重現。
2. 聯盟重組與區域轉移
- 船公司轉向新興市場規避風險。例如ZIM在取消中美航線同時,新增越南海防港掛靠點,服務越南出口需求。
- 航運聯盟(如2M、THE Alliance)縮減美西航線,轉向東南亞、拉美等替代市場。
3. 長期挑戰:全球貿易壁壘加劇
- 德國歐門集團指出,關稅戰推高物流成本,干擾供應鏈穩定性,威脅全球航運復蘇。BIMCO警告貿易戰可能終結航運業自2011年以來的復蘇周期。
免責聲明:
本站轉載、編譯或摘編文章原文均來自其它媒體,轉載、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 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,并自負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