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脈血栓栓塞癥(VTE)是創傷患者常見且危險的并發癥,如何有效預防直接關系患者預后。盡管臨床上普通肝素(UFH)與低分子肝素(LMWH)均有使用,但關于孰優孰劣一直存在討論。
一項發表于《J Trauma Acute Care Surg》的大型回顧性研究為這一爭議提供了有力證據。該研究基于密歇根創傷質量改善計劃(MTQIP)中超過1.8萬名創傷患者的數據,結果顯示,在降低患者死亡率及VTE(包括深靜脈血栓和肺栓塞)發生率方面,低分子肝素(LMWH)的預防效果顯著優于普通肝素(UFH)。
研究設計與核心發現
該研究嚴格篩選了2012年至2014年間的中重度創傷患者,對比了他們使用UFH或LMWH作為初始預防藥物的結局。
經過對患者基線特征進行風險校正后,分析發現:
死亡風險:LMWH組顯著低于UFH組。
VTE事件風險:LMWH組顯著降低。
肺栓塞(PE)與深靜脈血栓(DVT)風險:LMWH組均顯著更低。
進一步分析揭示,LMWH對于創傷程度較輕(損傷嚴重度評分ISS 5-15及16-24) 的患者,預防VTE的效果尤為明顯。
給藥方案的深入洞察
研究還對比了不同給藥方案的效果:
與UFH(5000單位,每日三次)相比,兩種LMWH方案(30mg每日兩次、40mg每日一次)在降低VTE、PE和死亡率方面均表現更優。
在預防DVT方面,LMWH 40mg每日一次的方案優于UFH,而30mg每日兩次與UFH無顯著差異。
直接比較兩種LMWH方案發現,40mg每日一次在降低VTE和DVT風險上,可能優于30mg每日兩次。
臨床實踐與未來展望
該研究的結論已在實際臨床中得到初步驗證。據報道,密歇根大學成人創傷服務部門在推行優先使用LMWH的改進計劃后,LMWH使用率大幅提升,同時VTE年發生率從6.1%顯著下降至1.7。
鑒于目前尚缺乏直接比較UFH與LMWH的前瞻性隨機臨床試驗,此項大型隊列研究的結果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。證據表明,LMWH應作為住院創傷患者預防VTE的首選藥物,其中每日一次的給藥方案可能更具優勢,但這仍需更多研究進一步證實。
免責聲明:
本站轉載、編譯或摘編文章原文均來自其它媒體,轉載、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 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,并自負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