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圣誕節(jié)臨近,美國消費者和企業(yè)正面臨前所未有的供貨挑戰(zhàn)。“想買圣誕用品的消費者最好盡早出手。”美國最大人造圣誕樹進口商之一的國民圣誕樹公司首席執(zhí)行官克里斯·巴特勒近日在接受美國CNBC網站采訪時表示,由于關稅帶來的影響,圣誕樹、彩燈、花環(huán)及其他節(jié)日裝飾品庫存將明顯減少,“今年公司進口的商品比往年少了大約25%,供應肯定會緊張”。出現這一局面與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密切相關。
“8月同比下降58%,9月下降超70%”
每年第三季度本是美國圣誕用品進口的關鍵期,集裝箱貨輪會將來自全球的人造圣誕樹、彩燈、花環(huán)等商品源源不斷地運抵美國。但今年,美國港口卻顯得格外冷清。
據美國CNBC網站報道,進口數據追蹤機構ImportGenius的數據顯示,國民圣誕樹公司的進口量大幅縮水。“與往年相比,國民圣誕樹公司8月進口量同比下降58%,9月同比下降超70%。”該機構研究主管威廉·喬治表示,10月是國民圣誕樹公司進口商品的最后一個關鍵月份,“但在進口旺季出現如此大幅的下滑,似乎預示著今年圣誕零售季的前景不容樂觀”。
據巴特勒介紹,美國圣誕裝飾銷售的高峰通常集中在“黑色星期五”(即11月第四個星期四后開業(yè)的第一天),但他建議消費者不要等到那時才行動:“今年打算在市場上購買圣誕商品,要提前購買、盡早準備。”同時,由于關稅成本增加,公司已將價格上調約10%。總的來看,大多數美國消費者無疑將面臨更加高昂的“圣誕賬單”。
供應鏈數據平臺的記錄顯示,國民圣誕樹公司超過60%的進口貨物由中國企業(yè)負責,該公司 45%的生產基地也位于中國大陸。其他進口來源地包括柬埔寨(3%)以及越南、印度尼西亞等其他亞洲國家。巴特勒對美國CNBC網站坦言,企業(yè)也在考慮通過探索自動化及近岸生產等方式緩解壓力,但現實是,在美國本土進行生產的成本過高,從經濟角度看“行不通”。他舉例說:“一棵在美國生產的圣誕樹,價格可能是進口樹的2.5至3倍。”
誰是關稅的真正“埋單者”?
不僅僅是圣誕用品,數據顯示,自美國關稅實施以來,美國進口商品平均價格上漲約4%,而其國內產品價格上漲約2%。尤其是那些美國無法本土生產或來自承受高額關稅國家的商品,如咖啡和土耳其商品,價格漲幅最大。亞馬遜等電商平臺上的商品也普遍漲價。
“究竟是誰在‘消化’關稅?”路透社13日以此為題報道稱。學術研究和企業(yè)調查顯示,在美國關稅政策實施初期,美國企業(yè)承擔了主要成本,并將部分成本轉嫁給消費者。哈佛大學教授阿爾貝托·卡瓦略表示:“大部分成本由美國企業(yè)承擔,我們看到價格正逐步傳導至消費者。”白宮雖然表示最終成本應由外國出口商承擔,但現實情況是美國企業(yè)和消費者才是真正的“埋單者”。
高盛集團經濟學家表示,由于企業(yè)紛紛上調價格,美國消費者預計將承擔美國所實施關稅成本的一半以上。據彭博社報道,高盛分析師在12日發(fā)給客戶的研究報告中寫道,到今年年底,美國消費者可能會承擔55%的關稅成本,美國企業(yè)承擔22%;外國出口商則會通過多種方式吸收18%的關稅成本,另有5%的成本或將被規(guī)避。
“未來幾個月影響更加明顯”
據路透社報道,美國消費者如果越來越難以應對物價上漲,對進口商品的需求可能會放緩。美國CNBC網站也指出,隨著進入美國的產品減少,市場會出現可獲得性和可負擔性的問題,同時人們擔心需求疲軟。美國全國批發(fā)商分銷商協(xié)會總裁兼首席執(zhí)行官埃里克·霍普林表示:“實體零售商和當地五金店的訂單已經減少了60%。”
“由于出口商、進口商和消費者為誰每月支付大約300億美元的關稅而爭吵得不可開交,‘消化’這些關稅被認為還需要數月的時間。”路透社報道稱,這一切都為美國更高的通貨膨脹埋下了伏筆。美聯(lián)儲新任理事斯蒂芬·米蘭辯稱,關稅不會導致通脹。但據波士頓聯(lián)邦儲備銀行的一項“粗略”計算預計,關稅將把美國核心通脹率推高75個基點。
全球貿易同樣受到影響。標普全球對全球企業(yè)采購經理的調查顯示,截至7月,歐盟對美出口數據顯示,同比下降4.4%;而在德國,8月對美出口同比降幅達20.1%。荷蘭國際集團預計,未來兩年歐盟對美商品出口將減少17%,這將導致歐盟GDP增長損失30個基點。荷蘭國際集團經濟學家魯本·德維特表示:“美國關稅的預期影響尚未完全顯現,我們預計未來幾個月這些影響將更加明顯。”
免責聲明:
以上信息摘自網絡,如有侵權,請聯(lián)系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