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貿易戰初起時,中國的反制手段還停留在“大豆+飛機”的組合拳——瞄準美國農業州和波音公司的軟肋。但到了2025年,中國的反擊已升級為精準打擊。4月初,中國宣布對鎵、鍺等稀土加工技術實施出口管制。作為全球80%稀土的供應國,這一舉措直接沖擊美國軍工產業鏈。F-35戰機的制造成本因關鍵材料短缺飆升18%,五角大樓不得不緊急調整采購預算。
與此同時,中國在數據主權領域開辟新戰場。深圳國家基因庫存儲超1000萬份基因樣本,成為全球第四大基因庫,打破歐美對生物數據的壟斷。當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(NIH)禁止中國訪問人類基因組數據庫時,中方反手將生物科技巨頭因美納列入實體清單,直指其基因數據霸權。
免責聲明:
本站轉載、編譯或摘編文章原文均來自其它媒體,轉載、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 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,并自負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