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存策略分化
1. 依賴美國市場的企業陷入困境
- 案例:安徽梵海科--90%收入依賴美國市場,因關稅從10%升至40%,訂單暴跌,500臺繡花機半數停機,被迫計劃全員“暑假”(實質歇業)。
- 成本傳導難題 :服裝等行業利潤率僅20-30%,54%關稅下多數企業虧損。部分中小企業已退出市場。
2. 多元化突圍策略
- 市場分散 :
- 山東臨沂企業加速開拓東南亞,同步試水國內市場,與商超合作內銷。
- 2024年中國對美出口占比降至14.6%(歷史最低),東盟成最大出口市場(占比16%)。
- 海外倉前置布局 :
提前在美備貨3個月以上的賣家,可利用關稅窗口期漲價獲利。
- 技術升級 :
如陜西迪泰克新材料公司憑創新輻射監測產品,2025年出口逆勢增65.8%。
3. 政策紓困與聯盟協作
- 地方政府組織外貿優品“六進”行動(進商場、電商平臺等),合肥提供單項最高200萬元拓市場補貼。
- 徽派企業聯盟、跨境公服平臺協助對接海外資源,但新市場培育需時間。
免責聲明:
本站轉載、編譯或摘編文章原文均來自其它媒體,轉載、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 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,并自負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