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素行業概述 肝素(Heparin)是一種由葡萄糖胺、L-艾杜糖醛酸、N-乙酰葡萄糖胺和D-葡萄糖醛酸以及他們的硫酸化衍生物組成的糖胺聚糖,因首先從肝臟中發現而得名。肝素于1935年正式應用于臨床治療,主要用于抗凝血、抗血栓。肝素天然存在于哺乳動物的肥大細胞和中性粒細胞中,在過去幾十年內,歐美國家所使用的肝素原料主要從牛肺、牛腸或豬小腸黏膜中提取。根據分子量大小不同,肝素主要分為標準肝素、低分子肝素、磺達肝素(超低分子量肝素)三類,三類肝素在分子大小、作用機制及藥代動力學、副作用等方面均有差異。
肝素行業發展背景 國家鼓勵創新,大力扶持創新藥物開發,隨著帶量采購、醫保支付等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,國家正在引導醫藥行業逐步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型,創新藥物開發將是我國醫藥行業的發展主線。
肝素行業產業鏈 肝素在過去80余年的發展過程中,已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。上游主要是生豬養殖業、屠宰業和肝素粗品加工業。由于肝素結構復雜、分子量較大,人工合成難度較大,目前主要從生豬小腸粘膜提取,對上游產業具有較大依賴性,肝素粗品的價格受到生豬供應水平、行業庫存水平等因素影響,肝素粗品的價格變動直接影響肝素類藥物的生產成本。中游是肝素原料藥和低分子肝素原料藥,是該產業價值鏈中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中間環節。肝素制劑(包括低分子肝素制劑)是下游最終產品。
免責聲明:
以上信息摘自網絡,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。